一家三代铁路梦

时间:2017年09月28日 来源: 作者:新运公司赤峰铁路公司 张 凯 阅读: 字体: 【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的铁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如今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轨、轻轨、地铁等一大批铁路建设项目正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并结出累累硕果,铁路事业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把我们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给铁路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中国梦”他不仅仅是一个梦,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是我们每一个铁路员工憧憬美好未来的航向指南,是我心中最美丽的梦。

  我从小在铁路边上长大,对铁路有深厚的感情。在我很小的时候,父辈们就给我描述了一个美丽的铁路梦,一个让人对美好未来充满向往的梦。我爷爷是新中国第一批铁路建设者中的一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他给我讲过许多抗美援朝时期修建铁路的故事,至今我仍对那些故事记忆犹新。爷爷说:“铺设铁路的时候,为了躲避敌人袭击,他们只能在夜间工作,白天正在“地窝子”里休息,美军的战斗机时常在“地窝子”上空盘旋,并向抗美援朝志愿军所在地区投掷炸弹进行轰炸。由于美军的轰炸,给前线运送军用物资的铁路遭到了破坏。为了保障能够顺利的将后援部队和军用物资送达目的地,铁路建设者们临危受命,在夜幕的掩护下对唯一的一条铁路进行抢通、铺架,他们每人用肩膀扛一根枕木,摆设好后,用双手将钢轨抬到枕木上,在用道钉进行固定。敌人发现后又是一番轰炸,爷爷亲眼看着自己的同事倒在了血泊之中,但是铁路建设者们没有退宿,他们凭着不拍死、执着耕耘的精神,克服千难万阻终于修通了通往前线的铁路。每当说到这里时爷爷总是忍不住热泪盈眶,并拿出中华人民国铁道部颁发的印有和平鸽图案的奖章和几枚军功章深情的对我说:“这些奖章和军功章不仅仅代表荣誉,它所体现的是我们铁路人不怕苦、不怕累、排除万难、夺取最终胜利的精神!”

  回国后爷爷和他的战友们参加了天兰铁路和青藏铁路一期的建设工程。由于当时技术条件落后,机械设备简陋,以人工铺轨为主。当时采用的是木制的枕木,200多斤的枕木啊,爷爷扛起来就走。累了坐下来抽根烟、喝口水、歇一会,又再一次出现在工地上。在修建关角隧道时,由于该处地处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平均气温在0度左右,最低温度在零下37.5度,四季飘雪,长冬无夏,即使是七八月在隧道内通过,都必须要穿棉衣,气温变化无常,这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关角隧道地质结构复杂,全长4000米的隧道有11大断裂层,含有大量泥灰岩,高岭岩等多种种岩层,多次塌方,很多年轻的战友失去了生命。这些特殊情况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即使这样爷爷和他的战友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以苦为乐、默默耕耘,终于将青藏铁路从西宁修到了格尔木。时隔多年,爷爷每每说起这些往事,他都面露一丝遗憾,他说就是因为当年技术条件有限,千里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未能解决的技术问题没有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成为他心里一份遗憾。

  我的父亲是一名蒸汽机车乘务员,在工作中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生活中与人和善,从未和谁红过脸,学习上他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多次被评为学习标兵。就在他要被提为火车司机的时候,在一次事故中他失去了右手和右腿。我的父亲没有被这次事故吓到,他积极参加康复训练,很快就出院了,并学会了用左手写出一手漂亮的笔字。我问父亲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持他?父亲告诉我,这是一种精神,一种铁路工人天不怕,地不怕,打不到的精神!人倒下了,但精神不能倒!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我心目中的巨人!父亲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十分关心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每次打电话他都问我项目上的工程进度怎么样。当他得知现在铺架项目、运输项目上运用的机车更新换代快,能高质量的提高工作效率时,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他说,时代在进步,企业在发展,他为自己是新运公司的一员而自豪!这就是我的父亲,无论是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劳动强度大的攻坚战役,还是命运给他带来的坎坷不公,他总能拿出气吞山河的勇气和魄力,坚韧执着的开辟出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2003年3月,我去格尔木南山口铺架基地参加青藏线2期的施工建设。那里平均海拔3千多米,空气稀薄,含氧量低,紫外线强,日照时间长,气温时高时低,“六月雪,七月冰,一年四季分不清”是那里的真实写照。由于青藏铁路高寒缺氧,机车都必须经过改造后才能进行运用,我所在的检修车间对DF4B机车的空滤箱体进行改造,更换高原型增压器,把机车的燃油箱拆下来加装保温材料等等一系列技术改造。钉联场里,工人在轨排上精心安装每一副扣件;制梁场里,一孔孔桥梁整齐的排在生产线上;车站的到发线上,一列列装满铺架物资的列车整装待发,准备运往前方铺架工地。在几代技术人员努力下,困扰多年的三大技术最终得到解决,几万筑路大军用的兄弟姐妹用双手和汗水谱写一曲赞歌,用实际行动弘扬一种精神,歌曲的名字就叫《天路》,而这种精神被称之为“青藏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意志更高,风暴强意志更强!这种精神所代表的正是我们铁路人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所所描述的正是我们新运人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豪迈气势;这种精神所倡导的正是我们新运人对美好人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现在回头看看,我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参加了宝中铁路、京九铁路、南疆铁路、秦沈客运专线、青藏铁路、嘉蒙铁路、赤大白铁路、哈大高铁、西平铁路、甘泉铁路等一大批国家重点铁路和地方铁路项目的建设,看着中国版图上那些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不禁感慨万千。

  我们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是一个追赶超越的过程,追赶的是爷爷始终牵挂的铁路梦想,超越的是从爷爷手抬肩扛人工铺轨时代到依靠大型专业化施工设备铺轨架桥的转变,超越的是青藏铁路千里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这个世界难题终于得以攻克,青藏铁路成功贯通。追赶的是父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爱岗乐业的新运精神,超越的是从父亲的蒸汽机车更新换代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超越的是父亲修铁路时居住的“地窝子”到现在项目部宽敞明亮、舒适温馨的办公生活环境。

  我们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更是新运文化的积淀。爷爷、父亲和我在建设铁路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乐岗敬业、忙碌奔波,在艰苦的环境中以苦为乐、默默耕耘,代代传承着铁路人的耕耘梦想,真情书写了新运人的苦乐豪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