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施工领军人--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一局高级工程师梁西军

时间:2019年05月06日 来源:《铁路建设报》 作者:本报记者 薛亮 特约通讯员 辛镜 通讯员 王玉娟 胡瑜 阅读: 字体: 【

  

  “‘叮叮咚,本次列车开往北客站北广场方向,下一站大雁塔站。"翻越秦岭,我们来到西安,乘客正在地铁车厢里感受着十三朝古都的古往今来,地铁里的几分钟,仿佛能让你穿越千年……”

  2019年2月,一部名为《中国城轨》、讲述地铁建设者故事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4套中文国际频道热播。片中,一位瘦高个儿,宽额浓眉,清澈的眼中透着执著与自信的俊秀汉子,令人印象深刻。

  2003年,他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建筑行业,扎根艰苦一线,专注地铁施工,参建了西安已开通全部线路。

  2006年,他在我国首条湿陷性黄土地质地铁项目--西安地铁2号线试验段建设中,加强技术创新助推项目施工,连续创下盾构掘进三项全国纪录,该工程荣获“全球杰出工程”大奖。

  2018年,他在特级风险项目西安地铁4号线11标施工中,带领团队攻克世界性施工难题,成功穿越国铁站场道岔“咽喉区”,研究总结了一系列饱和软黄土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的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陕西青年五四奖章”、陕西省首批“守信激励青年”、陕西省“优秀建造师”、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经理”等荣誉称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他就是高级工程师、中国中铁一局城轨公司副总工程师、西安地铁5号线11标的项目负责人梁西军。

  最生动的一课

  陕西蓝田,灞水之源。

  梁西军,一个秦岭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农家娃,自小吃苦长大。

  1989年,10岁的他有天放学后,帮家里干农活时,不小心跌落到沟里,摔破了腿,因为医疗条件有限,得了破伤风。山村里类似的伤情常见,好几人因此而丧命。家人昼夜奔波,将他送到省城人民医院抢救,才捡回一条命。

  死过一回的他,小小年纪懂得了珍惜;住院期间,有好心人见他家境贫困,时常不露声色地给他送饭,又让他懂得了感恩。

  山区孩子,求知是心底最深的渴望。一次,村里发大水,别人家的娃都没去学校,只有他一人蹚水赶到学校上课,让老师深受感动,疼爱有加地给他美美吃了一顿独食,教文化、教弹琴、教武术,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本事都教给这个好学可爱的孩子。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小学到中学,不是担任班长就是学习委员,得过的奖状,糊满了老屋的一面墙。

  20岁时,他不负众望,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然而,家里仅有几亩薄田,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生活本已十分拮据。学费怎么办?他一度产生了辍学的想法。

  “上!”母亲态度坚决,东挪西借,费尽心思,为他凑齐了第一年的大学学费。

  出发临别之际,母亲把钱塞到他手上:“娃啊,别怕苦,有困难,咱挺一挺就过来了。”

  那一次,母亲给他上了最生动的一课,“挺一挺”成了他之后面对困难时内心最直接的反应。

  2003年,梁西军靠贷款读完了大学,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他入职中国中铁一局建安公司,在工地上当了技术员。

  第一年,见习生每月工资1050元,而工人一月能拿到1500元。

  “上大学还不如不上,打工都比这挣得多!”同期招聘入职的见习生牢骚满腹。

  梁西军也很失落,每月还完助学贷款,再除去生活费就所剩无几,孝敬父母帮衬家人的心愿根本无法实现。性格早熟的他时常沉思:上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少人陆续选择了离开。

  “走,还是留?”有人问他。

  “再等等。”

  在苦苦等候中,生活终于迎来一线阳光。

  项目领导得知梁西军因贷款尚未还清、没有拿回毕业证而无法参加职称评定后,便立即借钱给他,让他还清了贷款。

  职称评定后,当拿到新涨的工资时,梁西军激动的手有些颤抖。夜里,他在日记本上,郑重地写下“感恩”两字。

  企业对咱有情有义,还有啥理由离开?

  一步一个台阶

  一百多年前,英国伦敦开通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拉开了人类修建地铁的序幕。20世纪末,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四座城市开通运营地铁。进入新世纪,地铁建设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呈欣欣向荣之势。

  2006年夏天,我国西北地区首条地铁--西安地铁2号线试验段开工,中铁一局争当西安地铁建设的“排头兵”。梁西军接受调派,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以前干房建,如今转行地铁,刚到项目的他,脑子一片空白。怎么办?

  半年内必须掌握地铁施工技术!梁西军暗暗给自己加压。白天跑现场,晚上伏案学习,翻教材、看图纸、查方案,不懂之处他就请教领导、同事甚至新来的见习生。

  时任项目总工、现任城轨公司总工杨永强,是梁西军在地铁技术方面的启蒙老师。一忙完工作,他就到总工办公室,系统地请教地铁车站、盾构施工等基础知识。困了,就用凉水拍拍脸;累了,冲杯咖啡提提神。对当天所学,不搞懂弄通,他绝不熄灯睡觉。

  总工爱才,倾囊相授,将自己珍藏的“地铁宝典”--《盾构施工技术》送给了他。

  这本书梁西军不知翻阅了多少遍——在书页的空白处,他写满了批注——第一遍用蓝色笔记,第二遍黑笔,第三遍红笔写。如今,这本封面褪色、内页卷边的书已色彩缤纷,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深刻烙印在他的脑海中。

  不仅勤学理论,他还注重现场实践。

  由于分工有别,他没有在盾构队工作的经历。为弥补这一空白,梁西军挤时间下盾构隧道跟班学习,四个月下来跟完一条掘进区间,熟练掌握了盾构施工工艺。

  “小梁干活踏实,叫人放心!”时任项目经理,后来成为梁西军在管理方面的导师的城轨公司副总经理张新义说。

  2006年9月29日,2号线试验段要举办开工典礼,必须先迁改一处天然气管线,还剩一天时间了,项目部安排担任技术员的梁西军和其他同事一起盯控。夜里下起滂沱大雨,不放心的张新义回来看工地,发现只有梁西军一人冒雨坚守。次日,迁改按期完成,开工典礼顺利进行。

  干项目犹如闯关,梁西军就像一名竞技者,在地铁施工中,一路摸爬滚打“过关斩将”,越闯越勇敢,不断锻炼成长。

  2007年,梁西军被提拔为2号线项目工程部长。从一名籍籍无名的技术员,到管着20多人的部门负责人,他心里有一丝忐忑。

  一次,项目召开盾构接收前的交班会,项目总工出差在外,盾构队长半带挑衅半开玩笑地说:“这个要技术交底呢,否则没法干。”“矛头”直指梁西军。

  不服输的他连夜组织测量组下现场,将盾构机的位置、接收洞门的位置等数据一一测清楚,做成详尽的交底方案,很谦逊地拿给盾构队长看,盾构队长颇为震惊,佩服地说:从来没见过这么细的技术交底。

  后来,盾构接收时,管片离洞门切口的距离,与交底预测的地方,误差不到10厘米。

  2009年,梁西军调任1号线6标总工。他坚持每天三上工地,在现场盯看,晚上睡觉前再在脑中过个电影,及时分析总结纠偏。技术上独当一面的他,通过超前筹划,有力推动项目实现了全线车站封顶、盾构始发、区间贯通3个第一,项目获得全国AAA级安全文明工地。

  2011年,他调到3号线试验段项目担任总工,第一次碰到地裂缝暗挖施工难题。

  盾构始发前要空推大截面暗挖段,该暗挖段长65米、截面变化4次,最大截面跨度13米、高度9米。且盾构刚始发,要连续下穿5栋10层楼房。为此,梁西军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深入调研西安暗挖施工项目,还到北京考察,最后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填补了技术空白。

  后来,项目负责人张新义有意栽培梁西军,授权他放手管项目,两年半的经历让他在技术、生产组织和对外协调方面都得到了有效锻炼。

  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13年里,梁西军经过参建西安地铁2号线、1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的历练,从技术员一步步成长为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2012年,梁西军被聘为西安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专家。

  初次“挂帅”攻坚

  2017年3月的一个傍晚,全国铁路特等枢纽站之一的西安火车站。

  坐北朝南的“西安”站牌两个大字,在夜幕下耀眼夺目。南侧广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北侧站场内,离股道不远处的地下深处,却是另一番景象。

  十米多宽的地铁隧道掌子面,在LED灯照射下,像反光穹顶的展厅一样敞亮。此刻,火车站1期暗挖施工正有序推进。

  突然,从地面传来火车鸣笛,紧接着一阵“轰隆隆”的震响在头顶滚动,眼前的一切就像风中的树叶般飘摇颤抖起来。工人们惊恐万分,立马扔下工具撒腿就往洞外跑。

  “大家别怕!这里已加固,绝对安全,你们放心,我们会在这儿陪着大家。”说完,梁西军一个箭步登上了掌子面。

  一场“风波”就此平定。

  而此时,梁西军“挂帅”西安地铁4号线11标已是第四个年头,刚刚进入攻坚决战阶段。

  第一次独自“掌舵”,就接手被列为中国中铁特级风险项目的4号线11标,刚开始时,他心里还是有些发怵。

  11标两站两区间,全长不到5公里,却集中了全线近40%的重大风险,是名副其实的西安地铁“最难工程”,“软黄土”、地裂缝和文物保护三大难题全部遭遇。其中最难的是,则是双线530米长的火车站1期暗挖隧道施工,须下穿运营国铁火车站站场29股道和12组道岔,被业内称为“给心脏做手术”的“超级下穿工程”。

  自2014年开工以来,他天天悬着一颗心,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第一年,忙建点、跑拆迁,等待业主确定火车站站的施工方案。

  第二年,还在等方案,好多难题需要解决,却不知从何下手。中铁一局举全局之力支援项目建设。

  “把困难分级拆解,哪些靠自己,哪些借外力……”集团公司领导在项目调研时,精心点拨。

  “对啊,庖丁解牛,先干啥,后干啥……”梁西军开窍了。

  很快,他以含元路站施工为突破口,进行“练兵”,为后续火车站施工做储备。此举效果不错,4个多月实现主体封顶,同时创下西安地铁车站最快完工的纪录,很大地提振了士气。

  第三年,“先隧后站”分期施工火车站站方案敲定, 1期暗挖施工正式打响,实现66米的地裂缝暗挖段安全贯通,盾构掘进平稳通过世界文化遗产大明宫国家遗址保护区等。

  第四年,火车站1期暗挖施工重点推进。这是我国首次在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下下穿运营的铁路站场施工。

  暗挖隧道覆土仅有10.5米,水位就在地下5米,开挖顶部有5米多厚的饱和软黄土,按常规要做降水处理,然而饱和软黄土失水则极易发生较大变形,进而导致地面沉降,影响铁路运营安全。

  下穿铁路施工一般要对铁路股道预加固以确保安全。然而 “平均每隔六七分钟就有一趟列车经过,且股道密集,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架起股道”。

  为了铁路运营安全,地面单次沉降不得大于5毫米/天,累计沉降不得大于15毫米,这在国内外尚无先例可循。

  地下工程中对水的处理是难题。梁西军团队决定用全断面深孔注浆加固技术将隧道外扩两米范围内全部进行预加固。这相当于往土里打针,注入调配好的浆液,形成硬化的保护“壳”,阻断积水,同时提高土体自稳性。然后搭设超长大管棚,使隧道形成一个封闭的环,保证暗挖过程中它不会坍塌。

  注浆,压力过大会导致地面隆起,压力不够就注不进浆。为此,梁西军在工地上设了四个试验段,根据不同作业条件,不断调整注浆压力参数,指导施工作业稳步推进。仅此并不能让他安心,又调来28台自动测量机器人,布设了3298个监测点,实时采集股道地面一丝一毫的变形数据。

  进入2017年12月,要下穿西安火车站的复式交分道岔了,这是整个下穿工程中的“核心部位”,施工过程中变形控制要求最高、难度最大。项目部召集会议研讨方案。

  “做到安全穿越,我们有多大把握?”梁西军问。

  “根据监测,地面基本稳定,应该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总工回答。

  “不,一定要万无一失!哪怕有1%的风险,都可能是灭顶之灾。”

  会后,他们增加了人工监测环节,实行 “自动化+人工”全天候24小时监测。

  越到关键时,考验越严苛。

  一向少雪的西安,这个冬天下了罕见的大雪,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夜里,寒风刺骨,大雪纷飞,他们仍坚持守在道岔处监测。

  注浆作业如履薄冰,注一注,停一停,测一测,观察一阵……根据现场采集数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这一段复式交分道岔区,花了50多天才安全平稳穿越。

  2018年2月5日上午10:58分,历时615天,火车站站暗挖隧道双线终于贯通。标志着成功攻克湿陷性黄土地层、轨道无加固条件下下穿运铁路站场这一世界级地铁施工难题。

  穿墙而过的那一刻,梁西军和大家紧紧抱在一起尽情欢呼,红色安全帽碰撞在一起,发出的脆响如欢庆凯旋的鼓乐般动听。

  念“心经”带兵

  梁西军性情平和宽厚,甚至有点腼腆内向,待人处事儒雅低调,不争不抢,似乎缺乏“为帅”的那种凌厉霸气,但他用心用情,带起兵来自有一套。

  4号线11标几乎清一色的90后,平均年龄不到26岁。2015年冬,马上要暗挖下穿火车站了,工程难度大、风险高,人人倍感压力,个个焦虑不安。

  夜已深,风呼啸。梁西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和支部副书记汤建军彻夜深谈,达成的共识是,风险项目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人心。项目攻坚克难,先要念好“心经”。

  2016年春节前夕,梁西军召集项目全体人员开会,会场气氛很凝重。他说要和大家交交心。

  “11标快两年了。谢谢这两年大家的不离不弃。”

  他动情停顿后,接着切入正题:“火车站站就要开干了。干好了,是我们一辈子的财富,干不好,有可能会毁掉我们的后半生。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请大家都好好想一想,是走是留?要走,也没人把你当逃兵,我会尽量帮你安排去处。要留,就要做好天天加班全身心投入决战、不能有一丝一毫松懈的思想准备。”闻听此言,会场鸦雀无声,但大家的眼睛忽如星光闪亮。

  节后,全员按时到岗,投入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没有一句怨言。

  压力依旧存在,一开会就开三四个小时成了家常便饭。

  “开始我们不习惯,后来发现在会上各个部门充分交流情况,任何问题都是集思广益,工作中才不会各自为战,而是团结协作。”项目办公室主任胡瑜笑着说:“我们都爱上了开会。”

  开会解决的其实主要是思想问题。

  “我不会说教,喜欢和大家分享。”梁西军在工作上学习中每每有一点感悟,都能很快在会上变成大家共有的心得。

  “树叶论”就这样深入人心,成为疏解压力的一股暖流。

  “每一片树叶都有正反两面,压力对人的影响总是会有的,不能光盯着反面,消极应对;而是要看正面,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作是对心智的磨练,这样你才会快乐。”

  行动总是胜千言,他亲身示范怎样把压力当作磨练,养成了每天早上跑步的习惯,有时能从二环路边的家一路跑到火车站。重担在肩,仍每天保持微笑,他像压舱石一样,让大家感到安心。

  “不管工作还是生活,有困难找组织。”项目部成了员工们心中可依可靠的“大树”。

  2016年国庆节,梁西军有意给大家释放压力,让每个人把自己的困难、困惑说出来。

  工经部张红诚实地诉苦,“ 12月底前要想把大部分钱收回来,好难啊!”

  “这不单是你的工作,而是整个项目的事情。项目解决不了,还有公司出面。”梁西军的三言两语,一下让张红脸上绽放出笑容。

  项目部还有一个特殊的规矩,每隔一天利用午饭后半个多小时组织培训,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员工业务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大家保持攻坚的紧张感。

  “在中午培训是不想影响家在西安的员工晚上回家。”工程部的张翔解释这个“奇特”的安排。

  梁西军的心太软,即便给大家紧着螺丝,也是这样充满温情。

  对于梁西军的“心经”,工经部的崔婷感触最深。提起三年前的往事,这位活泼开朗的90后,神情会一下变得成熟端庄。“那时我太幼稚了!”

  当年的小崔心高气傲,想出去创业。辞职信递到梁总手上,他不批评不挽留,反而赞扬小崔敢于迈出这一步的勇气,还像兄长一样教她如何与社会上各色人等打交道。然后说,“辞职信先放我这里,你创业成功了,我再签字也不迟,你如果不顺利,就回来,项目部还是你的家”。结果小崔在外面折腾了三个多月,就灰头土脸地回来了。梁西军果真没说二话接纳了她。被深深感动的小崔,从此工作上加倍努力,连续三年被评为项目“进步最快员工”。

  梁西军的“心经”概括起来就是“快乐工作 幸福生活”。

  “快乐工作,可以把大家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用心带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超级下穿”的创新

  “老教授将近九十岁高龄了,一上讲台,就要求把凳子挪开,站着讲。他也是农民的孩子,搞工程,钻研技术……”每次和徒弟讲起“中国钢结构之父”、母校导师陈绍蕃先生授课的情景,梁西军都是一脸崇敬。

  大学时的一次公共课,让梁西军记住了陈绍蕃。老先生一辈子学到老、钻研到老,科技创新和教学成果丰硕的事迹,深深触动了他。

  “要成为陈教授那样的人。”这是他的目标。

  梁西军作为技术负责人,开展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西安黄土地层深基坑和盾构隧道关键技术研究》。

  当时黄土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和深基坑开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首次。黄土在没有水的情况下,自立性和稳定性好,但遇到水之后则容易塌陷。黄土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最主要的就是渣土改良和沉降控制。

  “为确保研究数据的准确性,他带着我跑现场,亲自跟踪渣土改良情况,做配比试验,经过100多次大小试验、60多次修改完善,终于掌握了黄土地层变化规律,形成了一套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同事刘丹记忆深刻。

  按此方案,他们创造了盾构单班掘进14环成洞21米、单日掘进27环成洞40.5米、单月掘进485环成洞727.5米的三项全国新纪录。

  这一课题还荣获“中施协科技创新二等奖”,专家评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地铁施工防水在西安乃至全国都是技术难题,加上西安特有的地裂缝地质灾害,解决该难题充满挑战。地铁公司将其交给梁西军团队研究。梁西军带队在1、2、3号线全面调研总结的基础上,开展多项试验,形成了《西安地铁工程防水技术研究》成果,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认可,为西安地铁后续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不光是在施工技术上钻研,他还对施工仪器和设备的改良感兴趣。

  2009年3月,梁西军在西安地铁1号线担任项目总工兼技术部部长时,测量员向他反映项目隧道距离长、测量人员少、工作量大等困难。

  他感觉事情蹊跷,“测量人员配备充足啊,怎么还诉苦呢?”于是,他赶到现场扶尺子、架仪器,查找原因。几次操作后,梁西军发现测量员使用的吊篮、托盘和高程安装板太笨重、安装难、速度慢,精度不高,同时进进出出的运输车辆也是很大的干扰。

  于是他带着技术人员研讨实验,经过30多次调整,设计出了自动导向系统激光站吊篮、地面高程点安装板和平面控制点强制归心托盘三件测量设备。这些设备加工容易性能稳定,安装灵活使用方便,不受环境限制。“原来需要5个人完成的工作量,现在3个人就可以轻松完成了。”

  这3项成果拿到了国家专利。

  “工作这么累,梁总还喜欢‘没事找事,自己找课题发动大家攻关。成果获奖了,大家都特有成就感。”徒弟、技术员刘恒宇说。

  创新路上,永不停歇。

  自参建地铁工程起,梁西军始终以奔跑者的姿态驰骋在技术创新的“赛场上”,破解着施工中的一项项技术难题。

  2015年6月,4号线11标创建了以梁西军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带领“创新工作室”的年轻技术人员,瞄准施工难题,积极探索攻关,取得了《西安地铁地下工程关键技术的工艺工法研究》《饱和软黄土地层浅埋地铁暗挖车站下穿西安火车站施工关键技术》等重大成果。“下穿火车站”成果经专家评定为:“填补了技术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每次科研报告,他都逐字逐句地改,连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有一次他熬通宵写了8页纸的修改意见。”徒弟、具体负责创新工作室内业资料的技术员王勇深有感触。

  “梁西军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企业科技创新、攻坚克难的大功率引擎,自成立以来,共承担9个科研项目,获得发明专利8项,开展完成QC成果11项,新技术、新工艺应用9项,管理创新成果3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9000多万元。

  一花引来百花开。大连、厦门、青岛等重点地铁工程项目都相继建立了“梁西军劳模创新工作室”。

  奋斗不止的追梦人

  2017年5月4日,青年员工座谈会。刚捧回“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的梁西军刚一落座,便抑制不住泪流满面。

  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我们当代青年,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状态?回顾自己的成长工作经历,梁西军万千感慨。

  “地是不会亏人的,出多少力,长多少庄稼……”

  他曾经许过三个愿望。

  第一个,上小学时,他和所有那时候的孩子们一样,要当科学家。

  第二个,十几岁时,看到村里不少乡亲外出打工,辛苦一年到最后钱却让包工头卷走了。于是他想当个能带着村里人一起挣钱的好包工头。

  第三个,他想为企业为社会做更多更大的贡献,当一个好项目经理。

  前两个愿望,是他少不更事的天真善良,后一个愿望,是他在工地上磨砺了十多年后最真实的感悟。为此,他一心扑在现场。

  翻开泛黄的工作考勤簿,可以看到,大年三十他在值班,正月初一他依旧守在工地……梁西军的节假日大都这样度过。

  16年来,他以工地为“家”,无暇顾及自己的妻儿。

  他的小家,跟着一条条地铁线的工地,在西安市里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搬了近十次,每一次都是妻子独自张罗;儿子、女儿出生,都是委托给月子中心去照顾,没有亲自为妻子烹过一碗汤,为孩子洗过一次尿布。满怀的愧疚只能用心去弥补,他悄悄攒钱买了一枚戒指,慰藉妻子与自己相知相伴的一片真情。儿子快7岁时,他带全家人一起补拍了婚纱照,无声地表白自己对妻儿对家庭的满怀真爱。

  “令我最开心的事儿,要数有一次他在家休息了一天,主动帮我整理衣柜,每件衣服都叠得整整齐齐,他专注做事的样子真的很帅。”妻子侯慧萍,尽管曾有过许多抱怨,一起走过十多年后,依然深爱着从不说甜言蜜语一心干事业的丈夫。

  2015年的母亲节,趁着工余间隙,梁西军和项目班子提议,把员工的家人接到项目上,一起陪“妈妈们”过节。那天,大家含着热泪一起高唱着那首《拉着妈妈的手》,录制的视频永久记录下那一段最温馨的画面。

  2018年12月,西安地铁4号线开通运营了。梁西军抱着两岁的女儿,媳妇牵着儿子的手,一家人一起乘坐了一次自己亲手建成的地铁。列车在地下穿行,经过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站台,他说,这是自己最享受的的幸福时刻。

  如今,梁西军又到新的地铁工地领军。日复一日,在看似重复的工作中,他每天都面临着新挑战,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2019年4月,梁西军汇报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情况。

  

  梁西军在潜心学习施工规范。

  

  梁西军(中)在地铁工地与技术员交流。

  

  2014年4月梁西军参加五一劳动节座谈会,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责任编辑: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