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企业楷模

2012年 窦铁成在路上——金牌工人窦铁成的职业韧度、高度和广度

时间:2012年05月09日  来源:  作者:《铁路建设报》特约通讯员 张陕峰 阅读:  字体:
    2012年,窦铁成56岁,在施工企业算是“元老级”的工人。作为特殊工种,大多工人在55岁选择了退休。而窦铁成依然在路上,专注工程三十年,他舍不得工地,太多的情感浓缩在施工一线;工程也离不开他,不仅仅是窦铁成的响亮名气,更是他特有的韧度和高度、广度,书写出新的传奇。
  2009年始,窦铁成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地铁,开始了新的创业。如今,他是“三栖明星”,进入到铁路、公路、地铁三大领域。技术上的炉火纯青让他在干起来愈发自如,一来桃李满天下,一茬茬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顶了上来;二来“火眼金睛”,一个主意、一个创新,就打开局面,解决难题------
韧度——窦铁成在全新的地铁领域,以坚韧不拔和勤学苦练,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第二次华丽转型,开始“金牌工人”的新作为。
  过去三年,窦铁成的脚步穿梭于城市之间。2009年,深圳地铁龙岗线竖起“窦铁成班组”的大旗;2010年,北京地铁昌平线,挑起调试设备的重任;2011年,杭州地铁1号线,专注做好农民工学校的校长。期间,他还去西安地铁技术支援,到长沙地铁展开技术交流,在上海地铁举行技术党课,在昆明、广州地铁为青年人送书讲学-------
  窦铁成感慨,时间总是不够用,脚步总是太慢啊。因为,电务公司的地铁市场已经遍及全国16个城市,一波又一波的业主邀请窦师傅,一个又一个的项目需要他,一群又一群的工人请教他,电话、QQ、微信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窦铁成身上。
  新的领域、新的项目,培训需求旺盛。杭州地铁1号线接触网工地,窦铁成担当新使命,民工学校暨窦铁成技术业校的校长,服务公司在杭州地铁的接触网、信号和车辆段机电等三个项目。
  窦铁成当校长,从理论开始,把大家的心思拉到了地铁施工。
  从戈壁、山区来到了繁华如锦的城市,从架空的线路到地下的隧洞,从熟悉的传统铁路转到了新兴的城市地铁,还有一册册厚重的图纸,完全陌生的环境--------很多人有了畏难情绪,既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眼花缭乱,更是老虎吃天般无法下爪。窦铁成说,你们忘了咱第一次干电气化铁路,第一次施工公路变电所的情景了吗?我就不信这个邪!
  窦铁成当起“工人教授”,利用投影仪讲技术、学图纸,和年轻人一起沉下心思,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他也当起“新学生”,请来业主、厂家的专家,不耻下问、刨根问底、举一反三,非得学到真本事。在他的带动下,班组成员和大伙儿坚持学习,从电气设备的操作培训到似铁供电系统构成,从项目管理的标准执行到供电系统的二次原理,扎扎实实的技术培训,打开了大家干地铁的“天眼”,更激发了建功立业的“雄心”。蔚然成风的学习风气、交流争吵的专业PK,窦铁成透过老花镜,目光落在年轻人的身上,他的笑容一如灿烂的阳光。
老窦最擅长的,还是处理故障,“实战”说话。
  窦铁成对深圳地铁电缆接头的分析,抽丝剥茧、切中要害。他抱着锯回来的电缆头如获至宝,放在桌子上观察,拿着反复摩挲,别人说,老革命抱着那古董干什么?他说这是宝贝,叫来技术人员、工人和材料供货商一起解剖。十毫米的电缆击穿点终于显露本来面目,老窦从百宝箱中拿出了游标卡尺,再一次测量热缩套管的厚度,热缩到位的厚度4毫米,击穿点的外侧不足2毫米,在高压试验中成了“软肋”。窦铁成制作技术幻灯片,让大伙集中收看“技术大片”,发布在企业的交流平台上,惠及更多的技术人员。
  老窦还说起了自个的专利,鼓励一线工人鼓捣小发明、打出大局面。
  在北京地铁,窦铁成发现地线支架的绝缘装置从加工到安装都不合理。看似小小的绝缘垫片,作用不容小觑。因为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如果绝缘不好,就会像一匹脱缰野马,四散而去,寻找负极,而杂散电流对设备的破坏可是侵蚀性的。为了这事,他茶饭不思,就是参加全国“五一”表彰活动中仍在思考。一个多月的艰苦工作,新的电缆支架绝缘装置顺利诞生,并最终获得国家专利。
  在杭州地铁,窦铁成组织开展各类活动30余次,举行集中培训40多期,培训1218人次,成为地铁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窦铁成“工艺就是名片,细节就是品牌”的教诲让项目受益匪浅。2012年4月,杭州地铁编撰的《警钟长鸣》新鲜出炉,90页的内容中,电务公司杭州地铁1号线信号项目的《细节之美》、“亮点展示”,图文并茂、深度分析,全面展示,整整占了14页之多,成为杭州地铁的佳话。而且,杭州地铁1号线信号项目和接触网项目分别荣获杭州地铁综合考评一、二等奖,被树为全线施工单位的标杆。那一刻,窦校长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高度——三十年的艰苦学习和工程磨砺练就了窦铁成的“火眼金睛”,站立在技术潮流的制高点,一出马所向无敌、一出手不同凡响。
  2008年,中央新闻媒体聚焦窦铁成师傅时,据不完全统计,窦铁成技术难关50多项,节约和创造价值1380万元。时间翻越到了现在,又是怎么一番情景呢?
  2011年4月10日,中铁一局进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这条晋煤外运的大通道,对国家资源供需平衡起到大动脉的作用。业主要求6月初正式施工,控制性工程——发鸠山隧道是关键中的关键。
  电务公司担起“电力先行军”的重任,调查当地电网,发现发鸠山隧道位于长治市的偏远山区,距最近的变电站长达25公里。然而,变电站没有空余的出线间隔,容量也不能满足需求。如果使用常规的方法,那必须更换主变压器、有了富裕的容量,才能架设电力线路。但是变电所要扩建,可不是个小事,征地拆迁、图纸设计、采购设备、联合调试,怎么说也要半年时间,而且至少需要900万元啊。一边是十万火急的供电需求,一边是无可奈何的现实情况,大家一头雾水,陷入难关!
项目求援窦铁成师傅,他星夜兼程,从杭州地铁火速赶往山西。此时的山西长治还是寒风凛冽,比杭州气温要低10度以上。窦铁成师傅顾不上这些,和工人们翻山头、穿山林,丈量线路,他在变电所一蹲就是老半天,以至于起身时,腿脚酸疼、差点跌倒。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详细分析了地理环境和变电站的设备情况,窦铁成创造性地提出了独创的供电方案:采用临时35千伏便捷式组合开关柜,T接在变电站内进线侧,站内微机联锁控制,架设35千伏线路25公里,以最小的衰耗实现最好的供电方式。
  短短两个月,智慧的火花绘制成宏伟的蓝图,又变成巍峨高耸、穿越山林的电力线路,送电取得的圆满成功。细细算了一笔账,这可了不得啊,采用了窦铁成的供电方案,不仅时间上满足了铁路隧道施工的要求,而且在程序控制上,前期节省费用约150万元,若计算上节省的3个月时间节省的柴油发电机的费用,至少节省电费和柴油费1000万元以上,还避免了发电机的空气污染,很好地保护了环境。
  开通后的电力线路月供电量达到120万度,很好地满足了隧道、桥梁等施工需要。窦铁成师傅被称为“技术120”,当搅拌站供电突然出现故障,当隧道需要供电“高压进洞”,窦铁成总是第一时间紧急出动,迅速处理问题,保障了送电安全。
  窦师傅去中南铁路时间很短,可就是这“蜻蜓点水”,却能“点石成金”,为企业节约出有一笔丰厚的价值。
  广度——“至高境界、相生相通”,窦铁成以产业工人宽广和博大,用技术专家的巧思和慧心,指点工程,成就了公路机电工程建设中的传奇佳话。
  阳春四月,陕西蓝田的田野中小麦抽穗、油菜成籽,一条蜿蜒曲折的高速公路穿越而过,连接着繁花似锦的都市和陕南美景。窦铁成和一群二十出头、身着湛蓝工装的年轻队伍,穿梭于各个收费站之间,忙碌的身影印在宽阔的路面上,铺就成一副美丽的画卷——
  这是电务公司承建西商高速机电安装工程。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似乎与窦铁成师傅扯不上什么关系,然而项目经理亓晨却说:“攻克技术难题,我们有自己的专家,老窦一到,难题让道!”。项目专门聘任窦铁成作为技术顾问,帮助项目破解难题,优化工艺。这一次,窦师傅这个摆弄“强电”设备的金牌工人,做了“跨界专家”,舞弄起细如发丝的光缆,低压运行的设备来。
  窦铁成与西商高速及公路机电结缘,还得从头说起呢。
来到了西商。老窦回想起1998年的西(安)合(肥)铁路建设,记忆犹深。“早些年修西合线,高速公路不经过洛南,只能走312国道,一走就是大半天。新西商高速与西合铁路近乎平行,窦师傅到了现场,看着旁边的铁路线,好像又一次站在了西合线的建设工地,心中犹然的自豪和骄傲。
  还有2003年,窦铁成参加了电务公司第一个公路项目——泰赣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拆一块包装板当床,扯一块彩条布当窗帘,在没有门窗、刚刚做好基础的变电所内开始抢工,数九寒冬,气温骤降,泡方便面、啃冷馒头,窦铁成硬是用铁路汉子的血性和热忱,圆满完成任务,由此开始,电务公司大踏步迈入公路机电市场。而窦师傅的第一次成名同样在公路项目,那是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的供配电施工,他挑战“洋专家”的传奇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窦铁成参与到企业变革的大洪流中,勇立潮头、引领前行。如今,电务公司已经承建20多条(高速)公路机电安装工程,塑造起了中国公路机电工程的“国家队”新高度。
  西商高速公路采用的收费技术可不简单。静态计重系统,其科技含量国内领先,整个称体由四块组成,单体重达5吨,四块拼接,最大过载量高达百吨。精准度由原来的误差百分之十降低到了百分之五以下。“一点都不能差、差一点都不行”,窦铁成的话在此时成了工程的“金科玉言”,在施工中发挥了大作用。
  安装100吨的大家伙,不能大于1毫米的误差,窦铁成和技术人员在“差之毫厘”上下功夫,连续2个多小时爬在冰冷的水泥地面,游标卡尺一遍又一遍的仔细测量。汗水酿成幸福,最终计重系统“斤斤计较”,达到了最佳状态。
  ETC系统,能够智能识别车辆并自动扣费,大大提高收费亭的通过能力。西商高速所采用的系统,抬杆速度由普遍的1.4秒提高了0.6秒,通过时速由20公里提高到30公里。然而,调试过程中,ETC精度无法实现,并且时好时坏,这可怎么办?窦铁成师傅又一次站了出来,查图纸、看配线、梳理思维、反复琢磨。原来柜内、线槽位置逼仄,电源线、网线、视频线、数字光钎、屏蔽线、电缆线全部密密匝匝地挨在一起。窦铁成看出“端倪”,果断分开配线把子,用手拨拉开挤在一起的线缆,再一次测试,ETC的反应时间竟然提升了。奥,原来是线缆干扰所致;虽然追求工艺历来是他的拿手好戏,但工艺是为功能服务的。这一次,老窦“反其道而行之”,创造性提出安装两个线槽,220伏的电源线槽和24伏的缆线槽道,各走各的道,果然处理了难题,技术人员无不叫好。这样的处理,对于后期的维护也提供了方面,业主看了,也禁不住拍手称快,连连叫好!

  如今,企业的市场格局已经从铁路一家独大,优化发展为铁路、公路、地铁并重的良性结构。窦铁成依然没有落伍,他坚持着一贯的思路,变换着不同的节奏,心贴在火热的工地,脚步开始新的跋涉,奔波着,忙活着,还是我们熟悉的爽朗笑声,还是充满沧桑的脸庞和眼神,还是从不离身的工作笔记,还是那身让人眼热的中铁蓝——
  这就是窦铁成,2012年,他依然在路上!


窦铁成在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


窦铁成在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


 责任编辑:邓乘进

责任编辑: